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2024-05-23 18:33

1.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1、价值链分析\x0d\x0a\x0d\x0a  价值链是用来描述企业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其作业与产品价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例如:存货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只起到有备无患的预防作用,它的存在并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这种作业成本。\x0d\x0a\x0d\x0a    半成品在企业生产部门的传送作业也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应运用网络规划的科学方法合理布局企业的生产车间,来减少半成品传送作业使其传送成本最小化。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增值作业与价值不增值作业,应尽量减少价值不增值作业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x0d\x0a\x0d\x0a  2、零库存与准时生产\x0d\x0a\x0d\x0a  由于存货管理是价值不增值作业,所以目前许多企业追求零存货,但是,零存货给企业产品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一旦供货商违约延时供货或所供材料有质量问题,这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零存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供货商与客户。\x0d\x0a\x0d\x0a    与此相关的就是及时生产方法—JIT,在这种生产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只有在接到订单时,才准时生产,并且生产线上的各种生产部件都在下一个生产步骤需要时生产。这种生产方法要求企业不但能及时、有序的获得各种订单并开发设计产品,同时也要求各种零部件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生产工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也要达到极高。\x0d\x0a\x0d\x0a    因为一旦一个生产环节出错,整个生产过程都要停下来。因此,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还要具有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旦出现故障或产生废品要及时处理。\x0d\x0a\x0d\x0a  3、作业成本法\x0d\x0a\x0d\x0a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x0d\x0a\x0d\x0a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原材料、技术、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它是与产成品的独特性无关的重复执行的标准化方法和技术。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项作业,按此逐步转移,直到产品最终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x0d\x0a\x0d\x0a    因此,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同时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然而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价值增加作业,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以至于最终减少成本。\x0d\x0a\x0d\x0a  4、全面质量管理\x0d\x0a\x0d\x0a  全面质量管理被认为是上世纪末最重要的成本管理研究课题之一,它的核心是产品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目前西方制造业一大管理理念就是“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 is free)”,也就是说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问题,因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如返修、销售退回等,要付出额外成本、大幅度冲减收益。\x0d\x0a\x0d\x0a    其内涵就是“为顾客提供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对待质量问题,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长期利益进行运用,追求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不顾一切代价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劣质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意味着企业要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占有份额,最终结果可想而知。\x0d\x0a\x0d\x0a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是应顾客的需求而设计产品,其终点是保证这种产品令顾客满意。\x0d\x0a\x0d\x0a  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满意的程度。追求质量当然要付出成本的,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它们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付出的费用。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公司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和丰田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他们9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二、现代成本管理理念\x0d\x0a\x0d\x0a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x0d\x0a\x0d\x0a  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x0d\x0a\x0d\x0a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x0d\x0a\x0d\x0a  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x0d\x0a\x0d\x0a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x0d\x0a\x0d\x0a  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x0d\x0a\x0d\x0a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x0d\x0a\x0d\x0a  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x0d\x0a\x0d\x0a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x0d\x0a\x0d\x0a  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x0d\x0a\x0d\x0a  三、ERP标准成本管理\x0d\x0a\x0d\x0a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x0d\x0a\x0d\x0a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x0d\x0a\x0d\x0a  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x0d\x0a\x0d\x0a  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要求基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成本,并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估的尺度促使广大员工关心成本核算,增强成本意识,对完成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x0d\x0a\x0d\x0a  2、有利于成本控制\x0d\x0a\x0d\x0a  ERP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x0d\x0a\x0d\x0a  3、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x0d\x0a\x0d\x0a  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中,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x0d\x0a\x0d\x0a  4、有利于价格决策\x0d\x0a\x0d\x0a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和招标议价的一项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标准成本提供了及时性、一致性的成本信息,它可以消除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性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从而避免由于实际成本的波动而造成的价格波动情况。作为定价基础,标准成本比会计期间结束后所求得的实际成本更能满足市场对定价及时性的要求。\x0d\x0a\x0d\x0a  四、总结\x0d\x0a\x0d\x0a  总之,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另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2.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企业,更有可能使得用人的效率提升停止不前,从管理成本角度考虑,资金的有效性使用方面,以及人尽其才的用人效率,战略实施效率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问题。

3.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1、价值链分析\x0d\x0a\x0d\x0a  价值链是用来描述企业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其作业与产品价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例如:存货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只起到有备无患的预防作用,它的存在并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这种作业成本。\x0d\x0a\x0d\x0a    半成品在企业生产部门的传送作业也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应运用网络规划的科学方法合理布局企业的生产车间,来减少半成品传送作业使其传送成本最小化。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增值作业与价值不增值作业,应尽量减少价值不增值作业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x0d\x0a\x0d\x0a  2、零库存与准时生产\x0d\x0a\x0d\x0a  由于存货管理是价值不增值作业,所以目前许多企业追求零存货,但是,零存货给企业产品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一旦供货商违约延时供货或所供材料有质量问题,这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零存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供货商与客户。\x0d\x0a\x0d\x0a    与此相关的就是及时生产方法—JIT,在这种生产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只有在接到订单时,才准时生产,并且生产线上的各种生产部件都在下一个生产步骤需要时生产。这种生产方法要求企业不但能及时、有序的获得各种订单并开发设计产品,同时也要求各种零部件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生产工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也要达到极高。\x0d\x0a\x0d\x0a    因为一旦一个生产环节出错,整个生产过程都要停下来。因此,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还要具有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旦出现故障或产生废品要及时处理。\x0d\x0a\x0d\x0a  3、作业成本法\x0d\x0a\x0d\x0a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x0d\x0a\x0d\x0a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原材料、技术、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它是与产成品的独特性无关的重复执行的标准化方法和技术。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项作业,按此逐步转移,直到产品最终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x0d\x0a\x0d\x0a    因此,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同时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然而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价值增加作业,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以至于最终减少成本。\x0d\x0a\x0d\x0a  4、全面质量管理\x0d\x0a\x0d\x0a  全面质量管理被认为是上世纪末最重要的成本管理研究课题之一,它的核心是产品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目前西方制造业一大管理理念就是“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 is free)”,也就是说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问题,因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如返修、销售退回等,要付出额外成本、大幅度冲减收益。\x0d\x0a\x0d\x0a    其内涵就是“为顾客提供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对待质量问题,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长期利益进行运用,追求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不顾一切代价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劣质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意味着企业要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占有份额,最终结果可想而知。\x0d\x0a\x0d\x0a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是应顾客的需求而设计产品,其终点是保证这种产品令顾客满意。\x0d\x0a\x0d\x0a  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满意的程度。追求质量当然要付出成本的,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它们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付出的费用。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公司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和丰田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他们9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二、现代成本管理理念\x0d\x0a\x0d\x0a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x0d\x0a\x0d\x0a  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x0d\x0a\x0d\x0a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x0d\x0a\x0d\x0a  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x0d\x0a\x0d\x0a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x0d\x0a\x0d\x0a  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x0d\x0a\x0d\x0a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x0d\x0a\x0d\x0a  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x0d\x0a\x0d\x0a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x0d\x0a\x0d\x0a  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x0d\x0a\x0d\x0a  三、ERP标准成本管理\x0d\x0a\x0d\x0a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x0d\x0a\x0d\x0a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x0d\x0a\x0d\x0a  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x0d\x0a\x0d\x0a  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要求基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成本,并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估的尺度促使广大员工关心成本核算,增强成本意识,对完成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x0d\x0a\x0d\x0a  2、有利于成本控制\x0d\x0a\x0d\x0a  ERP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x0d\x0a\x0d\x0a  3、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x0d\x0a\x0d\x0a  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中,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x0d\x0a\x0d\x0a  4、有利于价格决策\x0d\x0a\x0d\x0a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和招标议价的一项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标准成本提供了及时性、一致性的成本信息,它可以消除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性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从而避免由于实际成本的波动而造成的价格波动情况。作为定价基础,标准成本比会计期间结束后所求得的实际成本更能满足市场对定价及时性的要求。\x0d\x0a\x0d\x0a  四、总结\x0d\x0a\x0d\x0a  总之,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另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4. 企业控制成本的方法

      导语: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增加企业自身利润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控制成本的方法            一、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的现状来分析,我认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成本核算缺失 
         传统成本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管理粗放,成本观念淡薄、内部成本管理控制不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内部因素: 
         对江浙一带的企业来说,大多由小规模的家庭企业转化而来,企业初期受改革开放和外部市场的影响,生产规模、人员急速扩展,企业主更重信奉有市场有产品的信念,有产品有效益的理念,不重视对内部生产成本的管理,因此在动源上忽视了成本管理的要求。
          2.外部因素: 
         1986年财政部出台《国营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后,直到2014年才制订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从政策方面也体现了政府层面对成本管理的轻视。
         同样财政主管部门很少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合理性实施检查,而作为影响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税务部门采用的预警率、税负等粗放的税收征管体制的实施,也误导了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制度引导行为,此举弱化了企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3.成本管理人才的缺失: 
         高素质成本管理人才是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必要保障,现行的成本管理人员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简单分析。这样的成本管理难以体现成本管理的全貌,难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二)重视产品成本核算,忽略全成本控 制
         大部分企业核算的重心也放在产品制造过程所消耗的资源的分摊,其核算只对变动成本部分进行了核算,但未能充分考虑投资成本、融资成本,更没考虑前期研发成本及后续的营销、维护成本,结果是有限的成本管理对象无法涵盖全部成本对象,基于变动成本控制的决策难免出错。
          (三)忽视投资成本、风险成本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存在的做大企业规模的冲动,导致企业投资项目过多,由于企业投资需求大,企业内部财务资源又相对不足,向银行借款甚至是民间集资成为企业投资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过度借款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偿付风险。
         扎堆投资,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投资未成,即面临投资失败。江浙一带企业面临的困境,大致都缘于此。企业过于信奉投资回报,忽略投资成本、风险成本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失败。
          二、改进成本管理的建议 
         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分析后,粗浅的提出以下建议:
          (一)战略上提高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成本管理在同质竞争时显的尤为重要,因此在整合市场资源的同时,通过电商化等新型的商业模式降低营销成本,通过产业链的分工和协作采购配件降低硬件成本。这需要在战略层次提高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提高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通过成本管理体系提供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有效决策进而建立其竞争优势。
          (二)推行动态的全成本管理模式 
         通过传统成本控制手段只能降低一些非固定成本,成本降低余地不大,因此要想从整体降低企业成本,必须关注生产、营销、资金成本等各方面的消耗。此外,企业还应通过产品研发、设备维护、员工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降低成本,把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大到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把仅局限于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扩大至研发、流通等全流程的动态成本管理,进而推行以作业成本或目标成本为基础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
          (三)关注投、融资行为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 
         企业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使企业资金能高效地运转,产生最大效益。而合理的资本结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盲目的投资所引起的筹资活动不仅会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在投资及融资时,应关注财务风险因素,关注对企业经营成本的负面影响,制订合理的'投资、融资成本管理制度,从整体上把握投、融资行为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充分关注财务风险对企业整体运行的负面影响。
          (四)改革现有的成本核算模式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成本结构发生了具大变化,除直接材料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外,高度机械化、智能化使得人工成本比例不断降低。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企业前期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同时完善的营销、售后体系使得后期营销费用、维护费用不断增加,因此现行成本核算制度下的成本覆盖范围较低,纳入成本核算的内容相对减少,基于这种前提下的成本管理的效果也相对弱化。因此扩大成本核算范围,在制度上推行扩大版的“制造成本法”甚至是“完全成本法”都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结论 
         成本管理应包括投、融资成本的管理、固定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也不仅仅是对现有数据的静态分析,还应是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过程应向前延伸至研发阶段,向后延伸维修环节。从战略角度看待企业成本管理,才能使企业立足于市场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5. 怎样用企业管理控制成本


怎样用企业管理控制成本

6. 如何全面管理控制企业成本

如何全面控制企业成本
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7.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绝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二、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

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三、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内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四、定额法

定额法是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及时提供 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五、成本控制即时化

成本控制即时化,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项目经理或者交接班人员的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

六、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七、经济采购批量

经济采购批量,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使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总和最小的采购批量。

八、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它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基础内容。

九、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理论上最完善,实际应用得最广泛。主要用于研究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作出最佳方式地调配和最有利地使用,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十、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十一、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是流行于日本企业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而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十二、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都有哪些?

8. 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管理?

  【牛津管理评论-讯】听说去年最火的培训课程就是成本管理,而且三天收费高达一万多元,听课学员一场多达几百人,听众不是总裁,就是高管。湖北有一家今年倒闭的企业去年派出了三十多名高管参加了这位专家的培训。他们总计支出培训费和人工差旅费六十万元。这位专家可真是成本管理高手,推广人员也真算得上营销高手。这样高端的课程,居然从一家企业忽悠了三十多人参加,相信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了吧?不然,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专家就销声匿迹了呢?
  把专家请到企业来讲三天至多也不过五万、八万而已。用得着兴师动众、浩浩荡荡,倾巢出动吗?三十多人从武汉分期分批远赴上海听课,听课成本之外,来来往往五天时间,又要花费多少成本啊?哦,听说他们是做航空运输的,可能乘飞机不花钱吧!但无论如何,这个培训主管的成本意识是太低能了点。无计划培训,不计培训效果,一掷千金,这样没有成本概念和开支不加控制的企业不倒闭,那才叫奇迹!
  无独有偶,去年七月,我在一个晚宴上碰到一个知名民企的老板,他也是听过成本大师讲座的人。他谈起大师的讲课仍然意犹未劲激动不已。当场许诺也给在座的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安排去上海学习,我的朋友阻止了他。他刚从武汉那家公司过来,他专门找三十多名高管就学习收获现场答问。结果大家除了几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记忆犹新以外,实在没有学到一点可以在企业落地生根的技术和方法。据说武功的名称倒是记住不少。
  有趣的是,第二天,人力资源总监将他老板听课的大纲给了我。哎呀,乖乖,还天龙八部呢!葵花宝典”、“九阴真经”也赫然在目!仔细一读,的确不同凡响,全世界的管理和方法名称都在上面。三天时间炼就成本管理的绝世武功,手起刀落,砍掉成本,企业无本万利,谁不想拥有?难怪听课者趋之若鹜!金融危机就快来了,先知先觉者们提前做好了御寒准备有绝世武功者,天寒地冻也冻不死。多么蛊惑人心的课程!不知是畿语,还是巧合,下半年,经济危机就席卷而来,不少企业真的砍掉了成本,他们不再有任何支出死掉的企业是勿需支出的。
  我还是那句老话:管理从来没有锦囊妙计!特别是企业成本管理更无捷径可走,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张国祥老师的成本控制观如下:
  一、 成本控制从年度计划开始
  我到任何一家企业都要了解一下成本控制即预算情况,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预算。没有预算的企业能控制好成本也只能是巧合。其实没有预算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粗算,还是细算的区别而已。每个企业都要制订全年计划,全年计划就是总预算。总预算准确与否关键就在各下属单位和部门认真不认真。年度计划的制订路径可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则还是一样的。那就是年度计划既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也是上年实际完成任务的提高,再加上对今年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综合得出。
  预算一定要全员参与,绝不能少数人凭空捏造、想当然得出。预算如果广泛征求了员工意见,形成年度计划之后,又能分解到人头,那样执行起来就容易实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只有年初落实到人,年终才能落到实处。
  成本控制从年初制订计划开始,既包括经营指标,也涵盖费用开支预算,如培训预算、招聘预算、接待预算等等。
  二、 无计划开支必须专项审批
  不少企业制订年度计划只有几条经营指标,高度浓缩,惜墨如金,不像讲话稿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一到经营现实,各种请示报告纷至沓来:要钱、要钱,多数请示是要钱。企业钱多还好,做老总或老板大笔一挥,给钱就行。遇到经济危机、或者是资金短缺,那还不愁煞老板?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还在老板本人,为什么不在年初就做好详细预算呢?
  原来,年度计划只有经营指标,只有赚钱目标而没有投入指标。企业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投入最携、回报最大化。没有投入,企业怎么运转?没有成本,那不人人可以当老板?或者真的可以砍掉成本?天方夜谭!如果企业没有在年初制订各种费用预算,事到临头又必须开支时必须履行审批手续,不允许先斩后奏。其实就是补做一次预算。
  三、 成本控制关乎企业战略、关注细节
  成本控制关乎企业战略。有没有这种认识是区分成本意识强弱的试金石。也是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要数成本控制。我发现好多企业在报销问题上控制严格,严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来只有员工少报销、没有企业多付钱的情形出现。老板暗自得意:我找了一个多么好的管家!有人就因为报销不公愤而辞职,三天后砍伤了财务总监的胳膊。可惜砍掉的不是成本,老板还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医药费和赔偿费。
  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参与时盯住细节、盯住琐碎的小事。不浪费一张纸、不浪费一滴油,随手关掉灯、电、水的开关,随时提醒使用可以利用的旧物,随时提出减少支出增加回报的建议……人人杜绝浪费,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成本控制要有战略眼光,要永远考虑回报最大化。投入增加一倍,回报增加双倍甚至十倍百倍,哪一种投入更合算,懂得加减乘除的人都能判断。在市场空间巨大的前提下,扩大规模无疑是最好的成本控制,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谁都知道规模采购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做管理的人,永远不要盯住员工花了多少钱,而是要盯住他赚了多少钱。通常情况下,投入与产出是成比例的。
  四、 没有时间控制,成本控制终将失败。
  同样,无论我们的绩效考核方法多么先进,没有时间成本的考核和控制,再多的投入都会付之东流。